今天,來點心理學吧!
今天來談一談心理學吧! 尤其想聊一聊生氣這件事,到不是因為生氣是個怎麼樣的感受,其實更多原因就是因為「最近的我實在太常生氣啦!」,連我自己都有點受不了。於是就決定與我的生氣來一場對話,和這一篇文章。
身為心理師,很常和情緒一起工作,很多時間都是和個案的情緒泡在一起,
(心理師經過訓練,所以即使泡在個案的情緒中,我們也有能讓自己跳脫情緒的方式,
跳脫是一種界線、也是一種力量,也許是帶著個案看看其他情緒的一種力量)
最近的發現是:自己開車越來越不耐煩、大概還有一個衝動想下車跟別人吵架;
你知道吵架總是容易讓我們高估自己,就好比我怎麼會想跟別人打架拉!
Okay,這就是生氣的情緒。來吧! 來談一談生氣這件事。
是愛生氣,還是展現生氣比較容易被接受
相較於其他情緒,例如:悲傷、難過、愧疚、挫敗等等,生氣其實是一個比較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情緒,
我們容易跟著他人一起義憤填膺,但我們很難一起承擔悲傷;
況且悲傷、難過在這個社會氛圍裡,經常和不夠堅強、軟弱連結在一起。
社會包容度會決定我們是否可以分享情緒,而生氣恰巧是容易被接納的那一個。
所以,到底是我們愛生氣,還是展現生氣比較容易被接受,
而很多時候,我們的悲傷就被包含在生氣當中。
生氣時的自我對話
生氣其實是一個容易被發現的情緒,因為我們容易變得不耐煩、變得衝動、回話也會跟著提高音量。
我們容易觀察到他人的生氣,但自己的呢? 有時候司呼沒有那麼容易。
情緒的練習都是從覺察開始的,覺察自己的身體變化,標記自己的情緒感受,
多練習我們就會越來越容易了解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
對話的發生,可以透過下述的五個問題,跟著這五個問題意起探索和認識自己的生氣吧!
1.發生什麼事?
先說說發生了什麼事。這種敘述在心理學裡就是一種場構,意即透過你描述的場景、畫面與各種細節,就能把我們拉回那個事件的當下,我就能再次的經歷自己所經歷的,而「經歷」本身就是了解情緒很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
2.你經歷的些什麼?
透過回溯場景,我們就像重新經歷一樣回到當時,當時的自己除了生氣還有什麼感覺嗎?
所有的情緒其實都是有功能的,就好比生氣,生氣是一種高能量、高張力的情緒,一種保護自己的情緒。
何時我們需要保護自己? 當然就是我們能量低的時候,可能是難過、失落、挫敗等等;
這也是生氣中常常帶有著害怕、擔心、失落這些情緒的原因。

3.哪一種感受最多?
如果我們從中感受到不同的情緒,那哪一種情緒的濃度最高、那個是感受是最沉重、最酸酸的感覺。
也許每次一經歷這幾個問題時,我們會抓到不一樣的情緒,抓到不一樣的也不錯!因為每種情緒都有機會探索!

4.說一說這個情緒吧!
那個讓你感覺最深刻、最難受、最酸的情緒,其中必定隱含著情緒。
說一說這個情緒吧,也許寫下來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,不一定要有條理的寫,任何書寫都非常有意義。
有時候在談這個深刻的情緒時,說沒兩句就會再次經歷湧現的情緒;
「沒關係!」情緒就像浪潮,給自己幾個深呼吸吧!

5.情緒想跟你說什麼?
當我們能如實的感受、去經驗情緒,就像是安撫了自己那個等待被照顧的內在小孩。
小孩終於得到了安慰,那個內在的不安也終於能被安撫。
走到了第五個問題,相信對情緒已經有多一點點的認識與接觸;
此時,你覺得情緒想告訴你些什麼呢? 可能是提醒也、可能是看見,
提醒你該休息、該放鬆、也可能是要你回頭看看這一路自己的努力。
有時候我會覺得情緒像是一種訊號,它種會有種功能要你學習和成長,
也相信每一次勇敢接觸情緒,都會有所收穫。

情緒是我們感知這個世界的一種極為浪漫的感受
情緒的背後一定有什麼希望被看見或被理解的。
不評價自己的情緒,因為情緒沒有對錯,不妨在經歷情緒時,給自己一個時間空間,和情緒來一場對會吧!

murmur
當我真的去看自己的生氣時,我心裡面那個張牙舞爪,拚命的不耐煩想找人開刀的憤怒,
終於平靜了下來,我也終於在一團憤怒中找到了我的難過。
當我再看見自己的難過時,我只想好好的秀秀自己,好好被抱一下;
好好的跟居米哥聊一聊,好好的照顧自己。
2020年,學著跟情緒在一起吧!